你是否曾经历过这样的时刻:因一次意外的赞美而整天心情愉悦,工作效率倍增;或因一场小小的争执而怒火中烧,破坏了整晚的家庭氛围?情绪,就像我们内心的晴雨表,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我们的决策、健康与人际关系。今天,就让我们一起揭开情绪的神秘面纱。
一、情绪不是敌人,而是信使
首先,我们需要为情绪“正名”。许多人将负面情绪(如愤怒、悲伤、焦虑)视为洪水猛兽,极力想要摆脱。但神经科学告诉我们,所有情绪都是大脑对我们所处环境的快速评估和信号传递系统,是进化赋予我们的生存利器。
· 恐惧:是警报系统,提醒我们远离危险。
· 愤怒:是边界守护者,当我们的权益被侵犯时,它会激发力量去反抗。
展开剩余82%· 悲伤:是求助信号,促使我们放慢脚步,寻求连接与安慰。
· 快乐:是奖励机制,鼓励我们重复那些对生存和繁衍有益的行为。
因此,情绪本身没有好坏之分,只有舒适与否。试图压抑或忽视负面情绪,就像拆掉火警报警器,危险依然存在,而我们却失去了关键的应对时机。管理情绪的第一步,是接纳它的存在,并尝试解读它带来的信息。
二、破解密码:情绪从何而来?
情绪的产生是一个复杂的生理和心理过程,可以简单理解为“三步曲”:
1. 诱发事件:外部发生的一件事或内部产生的一个想法(如回忆不愉快的经历)。
2. 大脑解读:大脑的“情绪中枢”(主要是杏仁核)会迅速对事件进行解读,判断其是好是坏、是威胁还是机会。这个过程往往是无意识的,且深受我们过往经验和信念的影响。
3. 身心反应:解读结果会触发一系列连锁反应:分泌肾上腺素(让人心跳加速)、皮质醇(压力激素)等,进而产生主观感受(我感到焦虑)、生理变化(手心出汗)和行为冲动(想拖延或逃离)。
由此可以看出,诱发事件只是引起情绪及行为反应的间接原因,而大脑对诱发事件的解读才是引起情绪及行为反应的更直接原因。我们无法控制所有事件,但我们可以通过练习,运用积极理性的思维方式对诱发事件进行解读,进而影响我们的情绪和行为。
三、掌握密码的三大核心技巧
掌握了情绪产生的原理,我们就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练习,从情绪的奴隶变为它的舵手。
技巧一:情绪觉察——给情绪贴上“姓名标签”
当你感到情绪波动时,不要简单地用“不爽”或“难受”来概括。试着更精确地命名它:“这是失望,因为我的努力没被看到”,还是“这是尴尬,因为我在众人面前说错了话”。
神经科学研究表明,当我们精确地命名情绪时,大脑中负责理性思考的前额叶皮层会被激活,从而能够“安抚”过度活跃的情绪中枢杏仁核。这就像一个成年人来安抚一个受惊的孩子。
每天花几分钟,用具体的词汇(如喜悦、感激、平静、孤独、嫉妒、内疚)描述自己的情绪状态。坚持练习,你会对自己有更深的了解。
技巧二:认知重评——换个“镜头”看世界
同一件事,不同的解读会产生完全不同的情绪。认知重评就是主动更换我们看待事件的“心理镜头”。
例:会议上,老板否定了你的方案。
消极镜头:“他故意针对我,否定我的能力。”(引发情绪:愤怒、沮丧)
积极重评:“这个方案可能确实有不足之处,这是一个让我改进和学习的宝贵机会。”(引发情绪:平静、动力)
所以,当负面情绪来袭时,我们可以通过问自己以下三个问题来进行认知重评:
1. 支持我这个想法的证据是什么?反对的证据呢?
2. 有没有其他更积极或中性的解释?
3. 如果我的朋友遇到同样的事,我会怎么安慰他?
技巧三:身体调频——先安抚身体,再平静内心
情绪与身体紧密相连。当我们无法立刻改变想法时,可以直接从身体入手,通过生理状态的改变来影响情绪。
深呼吸:缓慢而深长的腹式呼吸(吸气4秒,屏息2秒,呼气6秒)能迅速激活副交感神经系统,让身体从“战斗或逃跑”模式切换到“放松与修复”模式。
运动:快走、跑步、跳舞等有氧运动能有效消耗压力激素,并释放内啡肽(天然的“快乐物质”)。
感官接地:当感到焦虑失控时,尝试“5-4-3-2-1”法:说出你看到的5样东西,触摸到的4样东西,听到的3种声音,闻到的2种气味,尝到的1种味道。这能帮你把注意力拉回当下,脱离情绪的漩涡。
掌握情绪密码,并非追求永久的、无波的快乐,那是不切实际的幻想。真正的快乐人生,是拥有在风暴中保持内心稳定的能力,是能够与所有情绪和平共处,倾听它们、理解它们,并智慧地运用它们所带来的能量。
从今天起,不妨试着做一个“情绪侦探”,好奇地探索自己的内心世界。当你真正成为自己情绪的主人时,你便握住了书写快乐人生最有力的一支笔。
供稿科室:精神科五疗区
供 图:曲珍珍
初 审:曲珍珍
复 审:窦丽波
终 审:赵 阳
吉林省神经精神病医院
吉林省神经精神病医院长春市朝阳区心理门诊
医院官方网站
精神卫生科普知识讲座
发布于:北京市配资首选门户网站,开户配资平台,炒股配资行情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